“为解决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领域公益诉讼线索发现难问题,我们会借助短视频平台,通过广泛浏览抖音、快手、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根据辖区定位留心捕捉同城短视频背后隐藏的风险隐患苗头,聚焦本地区转发量大、社会关注度高的短视频,集中采集、筛选案件线索。”海拉尔区检察院青苗未检团队的检察官在谈及案件线索时这样说道。

今年5月,海拉尔区某密室逃脱工作人员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了一条名为“可恶变态男闯入女生宿舍”的短视频吸引了检察官的关注。该条视频点赞量高达1.8万人次,评论4753条,转发504次。视频中显示一名男子闯进学生宿舍,该男子笑容猥琐地走到宿舍下铺床边,对躲在床上、身穿校服的女学生说:“找到你了同学”并扑向该女生。
视频不良价值导向较强,下方高赞评论为:“他最后干什么了”“这是打擦边球”“他俩是亲嘴了吗”。由此可见,该视频具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可能性。经调查核实,视频发布账号在网络平台有5万多粉丝,有多条低俗广告视频,点赞总量达2.2万人次,社会影响较大。

经营者通过传播此类“博眼球”的广告吸引未成年人观看,并在视频下方附加购物链接,通过体验分享的形式推销本店团购券,从而达到营销目的,广告视频内容含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可能引发未成年人的模仿行为。检察机关进行立案调查,并与相关行政机关进行诉前磋商,结合案情详细阐述相关法律规定,共商整改方案。同时向行政机关制发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建议责令改正、删除该账户发布的不良广告视频、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加强对互联网广告工作的监管。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行政机关高度重视,立即责令涉案密室逃脱删除相关视频,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有关规定对经营主体立案调查,处罚经营者5000元并对经营者进行普法教育。
法治宣讲进校园


为做好检察建议“后半篇”文章,检察机关在开展“回头看”工作中发现,涉案抖音账号发布的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视频均已删除,并在可能诱导未成年人模仿的视频上方显著位置标注了“未成年人请勿模仿”“无不良导向”等提示,检察监督成效良好。为更好的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引导未成年人增强抵御网络不良信息侵蚀的自我保护意识,海拉尔区检察院青苗未检团队走进辖区13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专题授课。同时,拍摄专题法治宣传视频,推送辖区学校,共同筑牢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