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呼啸,大雪纷飞的夜里,海拉尔区某居民楼的一间出租屋内时不时传来痛苦的呻吟声。六旬老人赵某某腿部摔伤后,因无力担负就医费用,只得独自在家中忍受病痛的煎熬。


走投无路的境况下,赵某某委托朋友去海拉尔区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意欲起诉子女给付赡养费。依托“支持起诉+法律援助”办案模式,该案件线索被移送到海拉尔区检察院。受理后,检察人员首先来到赵某某所在的居民委员会问询情况,得知年迈体弱的赵某某家境赤贫、生活困难,没有经济来源,但因其膝下有子女,不符合办理低保的条件。前些天意外滑倒摔伤后,儿女均对他不闻不问,也不尽任何赡养义务。
到底是何缘由导致子女对受伤的父亲冷漠相待呢?检察人员一面前往赵某某的租住地和辖区派出所,协助当事人收集亲子关系证明、其日常生活状况等证据材料,一面也在积极开展“把脉问诊”的矛盾化解工作。通过耐心倾听赵某某的诉求,找准本案家庭矛盾的症结。原来赵某某的儿女之所以将父亲置之不顾,源于三十年前父母离婚,当时父亲净身出户后,一直四处打工维生,亦未尽到对子女的抚养义务。父子之间心生嫌隙,如今面对年迈的父亲也不愿尽孝。
症结找到了,如何重新修复家庭关系,解开当事人的法结和心结成为关键。承办检察官找到赵某某的儿女开展释法说理,寓法于理、寓理于情,多角度多方位的耐心劝说,从“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百善孝为先”等中华传统家庭美德,到对老人尽孝不仅是道德层面的规范,更是民法典的具体规定和法定义务。并且劝说赵某某起诉儿女,可能会加重子女对父母的误会和怨恨之情。经过充分析情说理,最终赵某某的子女表态愿意履行赡养义务,照顾父亲的生活。听到这里,赵某某也留下了愧疚的泪水,表示自己年轻时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也应该向儿女道歉。双方达成和解后,赵某某撤回了支持起诉申请。
案结并非事了,针对赵某某生活困难的现状,承办检察官将支持起诉融合司法救助开展多元化解,帮助当事人申请司法救助金6000元,做好纠纷化解的“后半篇文章”。为固化矛盾化解成果,还通过电话沟通告知赵某某儿女,后续仍将持续跟进监督,确保老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同时,该院与法律援助中心积极落实协作机制,让法援中心成为联接检察为民服务的“强大外援”,形成落实“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的工作合力,为弱势群体在这个“滴水成冰”的冬季送去一份“融冰为水”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