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质量建设年”活动走深走实,2022年以来,海拉尔区检察院以案件质量评价指标为主线,以没完没了抓好“一号检察建议”监督落实为牵引,持续推进未检业务统一集中办理,依法能动履职、开拓创新进取,全面提升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质效。
以“案件质量”为主攻点,全面提升未检办案规范化建设
以落实特殊制度为基础,依法惩戒、精准帮教涉罪未成年人。坚持依法惩戒和依法从宽并行,合理提升附条件不起诉案件的适用率,2022年作出附条件不起诉13人,附条件不起诉适用率为42.11%,同比增加27.82% 。严格落实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特别程序,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援助11次,落实法定代理人、合适成年人到场43次、开展亲职教育62次。把帮教贯穿办案始终,对涉案未成年人开展社会调查151次,联合团委、妇联、关工委等社会力量参与精准帮教112次。以发挥法律监督为抓手,能动履职、提升法律监督质效。利用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监督公安机关撤案、立案2件,制发《纠正违法通知书》7份。针对在办案中发现辖区旅馆内未成年人住宿隐患问题,我院向相关单位公开宣告送达《检察建议书》,推动职能部门加强对违法接待、容留未成年人问题的治理。以召开检察听证为依托,接受监督、倒逼执法规范化。结合办案工作实际,积极开展涉未成年人案件检察听证。召开首例未成年人案件不公开羁押听证会,确保羁押措施的准确适用。对拟作附条件不起诉案件召开不公开听证3次,邀请人民监督员到场监督,听取各方意见,全面提升未检工作透明度。

以“四大检察”为发力点,稳步推进未检业务统一集中办理
全面开展未成年人刑事执行检察工作,首次对未成年人解除社区矫正进行法律监督,实现监督全流程、全链条。在“五一”“七一”等节日前夕,对辖区内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开展检察监督。与当地司法局会签《关于加强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配合协作的意见》,保障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依法规范进行。有序推进未成年人民事、行政检察工作,针对家庭监护缺位问题,制发《督促监护令》41份,并对2021年所制发的《督促监护令》落实情况进行集中跟踪回访。办理我院首例支持起诉未成年人抚养费纠纷案,运用“支持起诉+司法救助”的办案模式,妥善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与妇联共同建立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工作合作机制,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帮扶关爱救助、共同开展法治宣传等方面加强合作。对涉抚养费民事执行案件开展专项检查监督,针对发现的问题向相关单位制发检察建议,依法予以监督纠正。积极、稳妥开展未成年人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推动解决未成年人公益保护难点痛点问题。针对一起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暴露的“私人影院”监管问题,与相关职能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就发现的问题进行磋商,以公益诉讼推动溯源治理。针对人大代表提出在南开路中学门前东南侧的路段修建道路,优化校园周边环境,保障学生安全出行的建议,与海拉尔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进行磋商,就案件线索和监管职责达成共识,目前该路段建设道路已修建完成。

以“普法宣传”为牵动点,助力推进校园普法工作落地落实
构建“检察+”宣传模式,拓宽普法宣传覆盖面。以检察开放日为契机走上街头广场,向来往群众发放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手册、未成年人自护手册,“面对面”、“一对一”开展普法宣传。走进海拉尔区多家医院、镇办及所属社区、妇联、学校、旅馆等开展强制报告制度宣传,达到宣传全覆盖。打造“云普法+”学习模式,增强普法学习互动性。邀请学生嘉宾共同录制4期《阿茹娜姐姐小课堂》法治教育栏目,以校园采访、情景短剧等形式增加学生们的法治兴趣。打造《“未”你而来 “暑”意于你》暑期特别节目,邀请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嘉宾走进演播室,针对暑期交通安全、居家消防安全等问题录制5期节目,为同学们送上暑假期间的“云端知识课堂”。依托“法治副校长+”教育模式,提升普法教育精准性。结合“情暖童心 法治进乡村”专项活动,对接谢尔塔拉、哈克、扎罗木得等偏远地区学校法治需求,将鲜活的法治课堂送进乡村学校。通过实地走访、与学校负责人座谈交流等方式,积极履行法治副校长工作职责,协助学校开展安全管理和依法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