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泽如光 虽微至远,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海拉尔区检察院里也有这样一群领路人,他们是身经百战的业务能手,也是为检察新人,传道授业的引路人。
关键词:指引

作为公益诉讼部门的业务“新兵”,我在高俊梅检察官身上感受到的是敢为人先的初心、迎难而上的担当和司法为民的情怀。从调查取证技巧到监督规则把握,从法律文书写作到无人机操作流程,她将多年来从事公益诉讼工作的实务经验倾囊相授,帮助我在点滴积累间练好业务“基本功”。
她帮着我改文稿,细致到每一个词语的运用是否恰当,她将外出培训成果的讲给我们听,对案件细节的点拨总是能令我豁然开朗。每一次案件的讨论,每一个问题的探索,每一项技能的掌握,都推动着我不断思考和成长。追着光的人,终将成为光,在这条以司法守护公益之路上,我将沿着她的方向坚定前行。
第五检察部——李佳莹
关键词:成长

我是今年3月刚调整到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工作的新兵,刚刚成为一名员额检察官,虽然来到检察院工作已经八年了,但是对于新业务、新领域并不熟悉。幸好我有一位好老师,王晓丹检察官在我眼里是一位非常善良开朗的姐姐,对于工作她总是在细节中透露出智慧和才干,是一位温柔且坚定,阳光而自信的检察官。
在办案中她对案件的关键和焦点把握准确,对证据审查严谨细致,她始终坚信打铁还需自身硬。有了这样一位好老师带领我,为我指点迷津、对我悉心指导、给我支持鼓励,让我学到很多新知识,开阔了新的视野。从初始的茫然无措到如今的稳重坚定,我想由衷的表达我对王晓丹检察官的感激和敬佩之情,感谢老师让我能坚守检察初心提升办案本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勤勉敬业,刻苦学习,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检察官。
第四检察部——张金焕
关键词:感恩

2021年的开学季,我走进了案管大厅,一个笑意盈盈的姐姐将我带到了办公桌前,我们的缘分就这样开始了。周杨检察官认真地向我讲述案管部门的职责、工作情况,把我介绍给即将朝夕相处的同事们。每当大家遇到问题,她总会以新的视角、新的方法提出自己的建议,这种对工作日积月累的沉淀思考、爱琢磨的习惯也深深影响着我。
初次承担统计工作,我遇到了很多难题,但师傅总能对我耐心纠正、细致指导。当我在开展业务数据分析研判时总是找不准问题所在,周杨检察官就从每个数据背后的含义,与案件办理的逻辑关系向我逐项讲解。她告诉我文字材料里面的每一个词句,每一组数据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疏忽。这也让我明白,对检察事业的热爱不仅存在于宏图壮志,更是存在于日常工作中琐碎小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师傅为榜样,努力将充满温情和力量的检察热情薪火相传。
综合业务部——敖登格格
关键词:接力

在从检的这条路上我遇见了我的良师益友杨福君检察官,他是我工作中学习的榜样,是我前进路上的领路人。
学习他“求极致”的工作态度。作为第二检察部的内勤,我上报的每一个报表、每一份报告、每一篇文稿,他都帮我仔细把关、认真修改,使我认识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严谨对待,他就向父母教孩子吃饭一样,手把手的教我如何去做好每一件事情。
学习他“面对小案不轻心,难案不畏惧”的办案风格。他业务精湛、办案细致,面对小案不轻心,难案不畏惧。在办理一起涉恶案件中,他指导我们精心做好出庭准备工作,在面对庞大的律师团队时,我们有理有据、占据主动、直击要害,庭审持续10个小时,我们经受住了脑力、体力、心力的多重考验。
他是我的良师,更是我的益友,他对我的言传身教不仅仅是业务工作,还教我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感恩遇到这样一位好老师,我将继续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检察工作者。
第二检察部——柳迪
关键词:传承

“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考入检察院,对被执行人如何询问?法律文书该怎么写?统一业务应用系统怎么使用?案卷如何装订?我一脸迷茫,后来乌兰检察官手把手地教我材料收集、线索调查、办理案件、整理卷宗,逐渐掌握了刑事执行检察业务。”第三检察部检察官助理王飞宇谈到乌兰检察官在工作方面对她的帮带指导时,深有感触地说。
点多、面广、线长,是刑事执行检察工作最显著的特点,做好刑事执行检察工作,就是做好绣花功夫。无论是做谈话笔录、撰写法律文书,还是入户走访、调查取证,都能看到乌兰和王飞宇两名同志同进同出的身影。认真细致做好每一件案件,在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智能化上持续发力,守护刑事执行检察监督防线,是师徒二人的共同追求。两年间共办理监督案件八十余件,均被被监督单位采纳,开展专项工作二十余次,健全完善六项刑事执行检察长效工作机制。
“其身正,不令而行”,乌兰检察官教诲我做一个正能量的人,也始终这样要求自己,真正做到了忠诚、干净、担当。言传身教、攻坚克难,是两年多的时间里乌兰检察官给我最深的感受。身为检察事业里的雏鸟,我很荣幸也很感恩能够在职业生涯的起点跟随在乌兰检察官这样的雄鹰身后,我会不断鞭策自己,接过乌兰检察官手中的接力棒,去守护更辽阔的风景。